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药物流行病学杂志》 > 2000年第1期
编号:10260914
盐酸氟西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
http://www.100md.com 《药物流行病学杂志》 2000年第1期
     作者:

    单位:

    关键词:

    药物流行病学杂志000138 盐酸氟西汀(氟苯氧胺fluoxetine)是一种选择性5-HT再摄取抑制剂, 与其他抗抑郁药物相比, 其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影响较小, 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相比, 抗胆碱作用弱, 不引起严重的心脏毒性。约10~25%的病人服药后有以下常见的副作用: 恶心、 神经过敏, 失眠, 头痛, 震颤, 口干, 出汗和腹泻。证实该药具有引起兴奋的特征, 最常见致性功能紊乱的报道。本文报道1例28岁的男性患者服用氟西汀后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(aplastic anaemia, 简AA)。

    患者由于疼痛性口腔溃疡、 高度发烧、 胸膜炎胸部疼痛于1997年6月入院。体温39.3℃, 口腔及皮肤黏膜苍白, 左肺基部爆裂声, 颊黏膜和齿龈溃疡。外周血细胞涂片显示各类血细胞减少: 白细胞计数0.82×109/L, (绝对真粒细胞计数480×106/L), 血小板34×109/L, 轻度巨红细胞贫血(血红蛋白10.4 g/dL), 网状细胞0.73×109/L, 外周未成熟细胞未有查出。胸片及肺部支气管造影显示左下叶有均一的小泡状实变, 4次血细胞培养皆阴性。血清中未检测出乙肝表面和e抗原。另外, 血清中乙肝表面和核心抗原的抗体, 丙肝病毒, 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及细小病毒B19(IgG)皆阴性, 骨髓检查(针抽吸活组织检查)显示, 再生不良伴严重的巨核细胞、 骨髓细胞受抑, 红细胞再生中度受抑并为脂肪组织所取代。病人静脉给予亚胺培南及西司他丁钠, 临床疗效显著, X线片显示病情好转。在入院前6周, 该病人被诊断为强迫性观念和和行为紊乱而给予氟西汀20 mg, 每天2次, 从未间断, 病人否认曾服用其他药物, 病人于入院第3天停用氟西汀, 并给予氯丙咪嗪, 初始剂量25 mg, 每天2次, 其血细胞计数缓慢上升, 直到入院第19天也未完全恢复(白细胞计数5.8×109/L, 血小板计数156×109/L, 血红蛋白14.0 g/dL)。25天后血液学异常才恢复正常。

    停用氯丙咪嗪重又应用氟西汀20 mg, 每天2次, 但由于外周血细胞数血小板数异常而于5天后撤除氟西汀, 12天后, 血液学才恢复正常。

    与氟西汀相关的血液学副作用极为罕见。曾有为数不多的报道瘀斑和出血时间延长与服用该药有关。氟西汀致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(每天剂量20 mg), 阳性治疗应答已有报道。由于激发试验后迅速再发中性粒细胞减少, 因而作者认为这是符合与药物有关的抗中性粒细胞抗体机制的。通过体外试验, 不管有无氟西汀存在, 均未能检测到血清依赖性中性粒细胞抗体(正好在病人再开始使用氟西汀之前获得的)。在本品存在或缺乏的情况下, 体外实验中未有检测到。作者认为, 该例病人为氟西汀致AA的首例报道, 系列的相关事件(时间相关性, 重新给药后再度复发, 停药后病情改善)高度显示氟西汀引发骨髓衰竭, 这是特异体质型反应, 与累积剂量或给药时间的长短无关。

    [Bosch X, et al. Lancet 1998, 351:1031.(英文) 刘 旭 刘玉琴 郭 霞摘译 陈冠容校译], 百拇医药